语文教案集合5篇

时间:2025-07-23 03:48:09
语文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出示自制课件

一、读"万花筒",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万花筒"部分,了解有哪些内容,明确要求。

2.学生交流"万花筒"内容及要求。

(1)写字:辨字形,读准字音,辨别字义,写规范汉字。

(2)"我发现":理解、辨析两组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3)"我能说":理解一词多义或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灵活运用词语。

3."写字"。

(1)教师出示田宇格卡片,学生认读汉字。

(2)学生比较汉字读音、字形、字义,并组词。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

4."我发现"。

(1)学生熟读"我发现"中的词语。

(2)学生理解体会两组词语。两组词语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表达什么样的情境?由此联想到什么?

(3)学生交流感悟。

①"幸运""欢呼""和睦""安乐""风调雨顺""喜气洋洋"这一组词让人

联想到幸福的时刻联想到和平的时刻

联想到富强的情境联想到

②"悲伤""流泪""荒凉""惊慌""不堪设想""一筹莫展"这一组词让人

联想到危险的时刻联想到贫穷的时刻

联想到战争与炮火联想到

(4)补充两组词语。

例:第一组:愉快、安宁......

第二组:凄凉、不知所措......

5."我能说"。

(1)学生读两组句子,理解加点的词。

(2)交流。

停车坐爱枫林晚。(引进动作的原因,相当于"因")

他那个小伙伴坐在地窖里。(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撑身体)

我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多指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

喝水有什么好笑?新鲜!你说说他们怎么喝法。(稀罕)

叶子绿得那么新世界鲜。(没有枯萎)

噢,空气竟造出了这么一大片天地,真够新鲜!(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二、"百宝箱"

1.读写词语。

2.明确这几组词语的结构特点。

3.背诵这几组词语。

4.自己还能说出与这几组词语结构类似的词吗?请举一例。

三、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小吧!把它写下来,作为自己学习的经验,积累起来,运用到以后语文学习中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学习安东尼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可贵,立志做有所作为的跨世纪人才。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3、按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4、学会生字新词,了解“一刻不停”、“不在乎”、“不泄气”、“盯”、“足足”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学习用“无论……还是……都……”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安东尼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可贵。

2.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千世界里,能见到明媚的阳光,可爱的小鸟,繁华的街道和一张张微笑的脸庞。同学们,你们可曾想到在我们的身边正有着一个肉眼无法看到的奇异的世界。

板书:20、奇异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思考:是谁发现了奇异的世界?

2.交流检查

(1)读准下列生字字音:稍、糙;不在乎(“乎”轻读)

(2)注意下列字的笔顺:凸、透、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理清层次

1.我们已经知道是安东尼发现了奇异的世界。请三位同学分别读课文,大家做好分段符号,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1~4、5~6、7)

2.:课文也就是根据安东尼发明显微镜、发现奇异的世界、微生物学诞生的顺序来写的。

四、提出突破口

1.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奇异的世界究竟是个怎样的世界?请从文中找一句句子。

交流,出示投影片:

(l)一个奇异的世界出现了:无论吃的、穿的、用的,还是人体的各个部分,连口腔的牙垢里都有“虫子”!

师述:吃的、穿的、用的,及人体的各个部分,我们概括地说也就是——

(所有、一切)

(2)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有“虫子”。(出示)

指名两人读,比较两句句子的特点。

句(1)具体句(2)概括

师述:这样写就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虫子”无处不在,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有“虫子”。我们课文中一切的一切是指哪些东西呢?(引读)——吃的、穿的、用的,还是人体的各个部分,连口腔的牙垢(师读)都有“虫子”!

句子中用了“无论……都……”这个表示无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告诉我们任何东西,一切事物都有“虫子”,也就是不需要任何条件,都有相同的结果。

再次引读。这里的“虫子”上为什么有引号呢?老师告诉大家,这是特定用法,其实它并不叫“虫子”,那么它叫什么呢?快速默读第三段。

出示卡片:生物

生物是指着生命的物体,那么(出示)微生物就是——(很小很小的生物),从哪个字看出?它不仅是微生物,而且是——(出示)可怜的微生物,让我们读出这小的感觉。

2.“可怜的微生物”小到什么程度?快速自由读第5节,找句子~~~划出。

出示:“……虫子那么小,跳蚤在它身边,必定成了大象!”

为什么这句话说明“虫子”小呢?

出示实物比较后齐读。所以安东尼把这些小虫称为(出示卡片)可怜的微生物。

3.而安东尼发现的奇异的世界也就是微生物的世界,那他是怎么发现这个奇异的世界的呢?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还把文章分为了三段,知道了安东尼发现的奇异的世界也就是微生物的世界。那么安东尼是怎么会发现这个奇异的世界的呢?

二、学习课文

(一)1(揭示投影片)

在他的显微镜下,一个奇异的世界出现了:——(引读):

那安东尼又是怎样发明显微镜的呢?

板书:发明显微镜

2、投影片(“[]中的句子”先不出示)。

三百多年前,看门人安东尼受到(放大镜)的启发,引起了(发明显微镜)的想法,[面对(),面对(),]他不在乎,不泄气,

经过(艰苦劳动),终于(发明了显微镜)。

边默读第一段,边思考填空,试着练一练。交流,齐读填空。

3、师简述当时放大镜的情况。

安东尼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设想(板书),才有了他后来的成功,这也是安东尼有别于其它人的地方,发明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大胆设想,还需要艰苦劳动(板书)

(1)轻声读第4节,用“——”划出最能表现他劳动艰苦的句子。

请一生用朗读来表现找到的句子。

出示:手指磨破了,磨出了茧子,他不在乎;镜片磨坏了一大堆,他也不泄气。

(2)引读句子。理解“不在乎”、“不泄气”。

(3)手指磨破了,镜片磨坏了一大堆,概括他说也就是安东尼在发明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揭示填空:面对(种种困难),他不在乎,不泄气。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体会安东尼那种锲而不舍的。(读句子)

4.其实地在发明显微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止这些,文章的第1、2节也谈到了。

(1)默读第1、2节口头完成填空。指名讲。

出示:当人们()时,他不在乎,不泄气,仍然()。

(内容不限,由学生自由发挥。)

(2)人们的冷嘲热讽并没有打消安东尼发明显微镜的念头,老师和你们配合着读第1、2节。那么安东尼又面对着什么呢?

出示: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

(3)引读填空:面对——,他仍锲而不舍地干着,通过艰苦劳动,终于磨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镜片,为什么说那是世界上最好的镜片呢?因为——(引读第4节下半节)

5、我们现在知道是谁,他是怎样发明显微镜的。请根据填空用讲述的语气简要复述第一段。试说、指名说、不看填空说。

(二)发明显微镜后,他着迷地观察。

出示:安东尼像着了迷似的到处找东西看。终于——创立了微生物学(板书)

1.默读第二段,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他着迷似地到处找东西看?

出示:安东尼盯着这些小“虫子”,足足看了几个小时。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着迷的程度深?(盯、足足)

2.安东尼着迷似的到处找东西看,除了盯着一样东西看很长时间,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师述:安东尼把世界上能找到的一切都找来看,也就是我们前文中讲到的世界上一切的一切。

3.可见,安东尼深入地观察,执着地追求(板书)实现了他的梦想。透过更好的镜片——显微镜,看到了更细小的东西——微生物,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4.出示:

以下面的句子为起始句,简要复述第三段。发明显微镜后,安东尼偶然透过镜片,在一滴水中发现了……

自己练习,指名说。

(三)学到这里,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讲的是,(指读板书)安东尼也由一个看门人成了徽生物学始祖。

板书:微生物学始祖

这是文章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的。(引读)

出示:简要复述第三段。

试说,指名说。

三、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复习了简要复述课文,同时从安东尼由一名地位低下的看门人而成为-位受人仰慕的微生物学始祖的奇异转变中,我们也领悟到只有有勇气.大胆设想,有毅力——艰苦劳动,有理想——执着追求,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板书

20、奇异的世界

看门人安东尼

大胆设想发明显微镜

艰苦劳动发现奇异的世界

执着追求创立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始祖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进一步学习不同形式的识字方法。

3、进一步学习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图画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字形与字义相结合。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生字教学课件。

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1)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听说大家在上个学期都学习了很多生字,那么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这些生字大家是否认识:明、休、尘、泉、森、众。

它们有什么特点?(明、休两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尘、泉是上下结构的字。)

二、借助图片,通过小韵文学习要求会认的字

1、图一:“明”

(1)我们来看看这几幅图片,大家能猜猜它们都表示什么字吗?

(2)我们用这样的语句来表示。

(3)齐读:指名读:同桌互相读。

2、“尖、尘”

(1)游戏、找朋友。

在一个美丽的城堡里,公主和王子在玩捉迷藏,他们需要大家帮助,替他们找到他们的朋友。

(2)找到了好朋友,我们也找到了我们要学习的两个生字;尖、尘。

(3)观察组成以后的两个生字与以前有什么区别,“小”字的坚钩变成了竖。

3、“鲜、泉”教学同图一。

4、谜语导出“森、众”。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下面大家听好,两块木头,猜一个汉字。(林)那么三块木头呢?(森)二人(从)三人(众)。

5、读小韵文,加深印象。

(1)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2)学生齐读。

(3)分组读。

(4)学生拍手读。

(5)完成课后练习。

三、玩滑梯闯关

同学们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很喜欢玩滑梯,今天我们来玩滑梯读词语。当你读对一个词语时,你就会前进一步,否则你有可能后退啊!

四、游戏

朋友面对面

游戏规则:让每位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独体字,请其中的一名同学到前面来,看看哪位学生与他的字组合在一起能成为一个新字。这样他们就成功地面对面了。组成新字要像本课的小韵文一样,把它用不同的形式读出来。全班同学齐读这个生字,并组词。

五、课后作业

1、熟读小韵文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与爸爸妈妈玩组字游戏。

第二课时(1--2)

一、复习导入

1、齐读小韵文。

2、快速组字游戏。

二、指导8个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

三、课后习题

1、说一说,会写的写下来。

(1)组词,将所给的生字用字卡的形式出现,比一比谁的词语组得最多。或者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夺红旗比赛。

(2)将所学过的生字以及组词写一写,增加词汇量和识字量。

(3)讲汉字故事。

2、根据课文的提示,我们可以看出“采”字的字义。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我们可以找一个相应的生字讲生字故事。同时也可以发动学生来找一找,讲一讲。

四、课后作业

1、书写本课所学习的要求会写的字。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讲汉字小故事给同学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多数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韵文,认识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会了两种部首;个别的同学写字较费劲;加强指导。

语文教案 篇4

语文天地五

教学目标:

1、 注意观察字做偏旁时笔画上的变化,指导学生把字写对、写好、写快。

2、 了解陈述句式,会用“谁,在哪里,干什么”口头造句。

3、 学习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 学会自检、互评,了解自检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写字

观察“小”“人”“木”,在下面的字中和单写这个字有什么变化。

1、 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做偏旁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写一写。做到写对、写好、写快。

3、 变形的问题只是为把字写得更漂亮。如果学生没有把变化写出来,也不应算错

二、照样子说一说。

1、 读读书上已经连好线的句子,初步渗透“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

2、 读读书上给出的内容,再连线。

3、 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4、 口头造一个这们的句子。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说法。

第二课时

一、 编故事

1、 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编故事的。

2、 小组编故事。教师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

3、 把大家编的故事录音,放给同学听。

(这个练习,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想像力。不能要求一年级学生编完整的故事,教师不要给学生加框框,比如编多长,故事要完整,要符合科学知识等。)

二、 自检

1、 读读金钥匙的话。让学生知道“自检”的好处,应当“检”什么。

2、 自检,互评、涂红花。

(给花朵涂色,主要看学生的自我满意度。学生自我感觉良好,教师不必挑毛病。要让学生始终处在种感到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情绪中学习。)

语文教案 篇5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语文教案集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