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单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单元教学反思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课程分析:《大数的认识》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建立了良好的数概念认知基础。本单元要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在小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比较抽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分析:通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通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么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
通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在整理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认识数位、数级,并结合现实情境,体会相同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义。做一做第1题,通过数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第2题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教材第8页的两道练习,巩固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的认识。与十万相比,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以赤道为例,告诉学生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赤道3圈半,引导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教学反思:上完这堂课后,总体感觉学生对大数的认识,掌握较好,由于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在备课时,应做到备学生,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多得关注老师采用何种手段去教,忽视了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在学的问題,导致学生学的不够扎实。个别学生不能准确记住每一个数位的位置,数位与计数单位分不清楚。最后一点:“以赤道为例,告诉学生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赤道3圈半”后来有学生问我,什么是赤道。这里如果能改成“1000个小学生能站满我们的操场,那1亿个小学生能站满多少个操场?”这样在学生就能清楚的认识到1亿的大小,对大数也能有个清晰的估计。告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学习、多探讨、多请教。真正做到用新的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做到自如驾驭教材,做好学生求知的引导者、点拨者。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年级单元教学反思2本课时学习与食物有关的单词句型。首先,在热身环节运用视频和图片复习了数字和食物相关的单词,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的状态。接着,创设“熊猫餐厅”的情境,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并由此情景引入新单词的学习,让学生进行了反复的单词操练、巩固。学生对食物是非常感兴趣的,抓住他们的心理,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跟自己的生活贴近,真实而自然,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对新句型的记忆,词不离句地进行了练习。角色的扮演,也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句型的记忆。
反思本课时的教学,我认为教学重点难点得到了巩固和突破,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得轻松。本节课我设计了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这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为成功: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由词到句,学生学习由浅入深,易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通过聆听英文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热身复习,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3、通过用课件快速闪现食物图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单词,这个游戏能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融入课堂。让学生通过看图迅速找出所缺单词,不仅巩固了所学单词,还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表达,敢大声说英语。
4、本节课听、说、读相结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挖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
1、让学生尝试说新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please.时,引导和示范不够细致,不够到位,让学生略显吃力。
2、学生自主操练不够,没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操练,束缚了学生的操练时间。
3、大部分时间关注学生整体的掌握程度,但关注个体的时间少。时间分配不均衡。
4、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口语水平,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多彩。
今后,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应多学习,多运用,多提高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信地开口说英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主干句的描述,以句代词,以篇带句,让学生能够主动交流,锻炼口语。
四年级单元教学反思3《出塞》这首诗属于汉朝乐府诗题,是一首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经典之作。诗人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国家安宁的忧国忧民之情,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后两句写的是戍卒的离愁。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涣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戍边将士不得还乡的同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夏日绝句》整首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借助资料的阅读,反复品悟。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2.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上课前,我对“折柳赠别”这一环节中是否要用诗句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保留了。我引入“折柳赠别”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战士要吹奏《折杨柳》的曲子,因为《折杨柳》所表现的是离愁 ……此处隐藏8391个字……p>
例:风声鹤唳 花繁叶茂 __ ____________
多么有趣的成语!我要照样子再写几个!
⒌成语串串烧。(8分)
⑴以数字为首的:例: 一衣带水 ( )( )( )
⑵包容十二属相的:例:胆小如鼠 ( )( )( )
⑶含有手或脚的: 例:手不释卷( ) ( )( )
我能从中选择两个成语来写几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⒍趣味语文。(3分)
二、哭 一 笑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我知道笑的人是这样读的: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我知道哭的人是这样读的: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加上合适的标点,就能知道父母读信后为什么一个哭一个笑了!
三、阅读展示台(11分+23分)
生命是宝贵的,是美好的。在本组课文中,我们走进了很多人物的心灵,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美好。( )的盲童安静,( ) 的小苗,( )的飞蛾,( )的琳达父母,( )的小花他(它)们,让我们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让我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我对生命的理解和赞美吧!
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
在于付出,
在于给予,
在于( ),
在于( ),
在于( ),
在于( ),
四年级单元教学反思14数学广角是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猜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推理有初步的认识。
简单的猜一猜游戏,根据两条信息猜一猜。我双手拿着不同的物体,给学生一个提示条件:“我的X手拿着不是XX。”让学生推理猜测。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我的双手分别拿着什么物体,并说清楚推理的方法。于是我临时调整了教学活动,想尝试看学生是否有能力根据我给的语言提示模仿做一做这个简单的猜一猜游戏。实践中,我发现部分孩子的模仿活动是失败的。他们直接将自己一边手中的物体答案告诉给了同伴,不会使用相反的信息来给出提示条件。课后反思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我突然拔高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活动没能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我能在让学生做模仿活动前,多几次示范,并让个别生单独模仿,那么学生对给出一个与实际相反的提示条件让同伴猜来设计“模仿游戏”效果会达到我的预期效果。
角色扮演,根据三条信息猜一猜。我将课本101页第3题的练习变换了提示条件的内容,并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当中的人物给出信息让学生们猜一猜“他们分别拿了什么?”。学生先通过自己思考分析推理,再与同伴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反馈。反馈中学生均能从每一个提示条件中分析推理出其中隐藏的信息。
这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成为教学中的难点。我尝试用表格来帮助学生进行推理的方法。孩子们在直观、清晰的表格中,有条理的表述了自己的推理过程。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复杂一些的推理题做好了解决的方法的铺垫。接着我,再让孩子们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推理方法完成课本101页第3题及相应的练习题。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体验简单逻辑推理的过程,使他们感受逻辑推理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年级单元教学反思15教学目标
1.巩固整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2.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脉络、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计算能力,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
理清知识脉络,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难点:
能正确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出示学习导航。
看:看一看教材第71~88页的例题。
想:想一想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说:小组内说一说你整理出来哪些数学知识?
2.梳理。
借助教材第91页的表格填一填。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图。
3.观察网络图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
4.结合例题编题。
(1)引导学生按照例题的类型举例。
(2)完成学生举例的题目。学生做完一一讲解,全班订正。(强调试商方法,商是两位数的强调商的位置。)
5.笔算除法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小结:同学们不仅会做题,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做题经验提醒大家注意事项。但是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我们在试商的时候要注意根据除数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试商的方法,同时要认真仔细地计算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把题做得又对又快。
二、巩固应用
1.口算。(教材第91页第1题。)
师:要想笔算准确,我们还要过口算的关,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现在我们就来一个口算、估算大比拼。
2.错题医院。
师:(教师出示收集到的典型错题)这是我在作业本中搜集到的笔算题。请快速帮助老师检查他们做的是否有错误,错在哪里?
3.填空。
(1)543÷35的商的最高位是()位,293÷67的商是()位数。
(2)要使687÷□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4.教材第9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8位学生板演,集体验证。
5.教材第91页第4题。
先让学生议一议,解题策略不唯一。可以先求买的树苗棵树,再求送的树苗棵树,合起来就是一共买回的树苗棵树。也可以3个16元可以买4棵,176元中有几个16元就买几个4棵。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结:复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查缺补漏,同学们可以建立错题本、画知识树、办数学知识小报。
教学反思
整理复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形成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主动参与,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将知识广泛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基础练习、辨析练习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