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得体会15篇

时间:2025-10-05 01:27:09
教师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心得体会1

学习了20xx年《吴江教育》的首篇文章《微课程研究》,我深深地了解到:微课程,是提升研修合力的有效途径。作者在文章中阐述道:平时的研修活动存在量和质的失衡,点和面的脱离,深和广的冲突。发现工作和学习的思维存在几个缺陷:纠结于局限思考,归罪于外部原因,专注于个别事件,停留在经验思维。提出有效教研的杠杆就是让教研活动课程化。细读了董晓群老师的这篇文章后,经过浏览网上的大量有关“微课程”的信息,使我相信在忙碌而快节奏的时代,微型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必然地有其一席之地。并且,在其它的文化表现和传播形式出现以前,它的作用和影响会越来越强。

1、微课程的内涵是服务于学生的课余学习和辅导的一种课程。课程传播是通过电脑PPT视频技术;“微”,就是内容小用时少:课程传播时长为3—12分钟;微课程的课程形态体现教育教学策略,贴近社会,联系生活,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2、回忆暑期培训的MOOC慕课翻转,其中翻转课堂就运用到了短而精的教学视频。多样的翻转教学视频有“演讲式,实地拍摄式,绿幕抠屏式,讨论课式,采访式,幻灯片动画,画中画式,课堂实录式,可汗院式”。它力求“短而精”、“视频内容为核心”、“一对一视频教学”,成功突显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风格,在整个翻转课堂教学中处于关键的价值地位。

微课程和翻转课堂都是是注入现代教学的新鲜血液,都是现代教学的新的生命力。试问:两者有相同之处,那么两者能够互溶结合吗?这次《微课程》理论的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深入研究学习并且反思。

教师心得体会2

增强创先争优意识,争创一流业绩,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创业、全面建设校园文化的应有作风,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在工作中努力践行活动精神,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做改革创新的教师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陈旧的观念必然落后于时代,会束缚我们脚步;先进的观念与时代合拍,会引导我们向前。面对目前兴化教育以及我们学校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始终走在改革创新时代的前列。只有立足我们学校校情,想别人没有想的事,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才能使学校发展的活力进一步迸发,才能进一步改善管理教学,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二、勤奋刻苦,做努力学习的教师

学习是能力之基。作为教师,我们拥有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时代以及自身工作的需要。如何成为“学习型”教师呢?首先要真学,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要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挤时间学,抢时间学。其次要善思,要注重并善于思考和总结。最后要会用,就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只有实践,才能将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具体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内在素质,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只有拥有了“学习型”教师,才能构建“学习型”学校。

三、艰苦奋斗,做实干进取的教师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实干就是脚踏实地、扎实做事,做有利于党和人民群众的好事,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实事,做促进本职工作的具体事。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不努力教学,无异于丢掉了立足之本,失去了学生和家长甚至社会的支持。教师的“实干”来源于敬业和精业。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精业取决于自己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只有敬业又精业才能更好地工作,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四、无私奉献,做率先垂范的教师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记“办对人民负责的教育,当人民满意的教师”的宗旨,以“工作争先、学习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立足自身实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用执着与智慧,传播知识的圣火;用爱心与责任,培育民族的未来;用辛勤与汗水,书写兴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教师心得体会3

在我校开展的青年教师拜师仪式中,我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有幸拜得一位好导师——刘连喜老师。我常听人说,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导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让我的学生也像我一样幸福。

今天,我们有幸收听了来自平原二中的李志清老师和来自平原一中的刘振老师的精彩演讲。在赞叹他们成功事迹的同时,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正如李志清老师所讲,不愿学习就是不愿成长。我认为,这句话应该对我的学生们说说,因为他们正处在茁壮成长的年龄,同时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这句话还应该对我自己说,作为一名刚踏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而言,每日的学习、反思和日常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学习中迅速地褪去身上的青涩之气、积极地向有经验的前辈们请教、及时地对每日工作作出反思总结也是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所必须的。

关于目标,我们青年教师应该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心怀梦想,志存高远,人生之梦需要实实在在的“规划”才能:“追寻”。人生如大海航行,人生规划就是人生的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我们就不会偏离目标,更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地驶向成功的彼岸。把目标细化的教学活动中,做好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并且力争创新地教好自己的学科,管好自己的班级就是我目前力争要做到的。而对于学生,明确的目标会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我要努力帮助我的学生树立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使他们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通过什么 ……此处隐藏12017个字……是,我要在这里告诉各位,你们只答对了一半,幼儿的健康成长,背后有教师付出的心血,又谁知呢?人生就像一盘棋,如何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下棋第一步,最为关键。

“三岁定八十”可想而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虽然自古以来,也有“万事开头难”的说法,但是作为一名幼儿,在这一个时期中,模仿能力是非常的强,让人望之惊叹,学什么都很容易上手,作为这一个阶段的幼儿来说,天真无忧无虑,在对任意事物之中,都是充满了好奇感,充满了奇思妙想,所以接受能力当然是最强的时期,而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今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先做好自身的模范作用,在与幼儿接触时,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使幼儿有一个好榜样。

如何去带好幼儿一直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研究与讨论的话题,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全方位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类科学游戏活动。

教师心得体会13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走进家庭,走近幼儿’集中家访月”文件精神,于是我园在9月份开展了新生家访活动。而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取得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平时,我们虽然会每天与家长送孩子来园时作沟通,也会与有特殊情况没来园的家长做电话家访,但是走进孩子的家庭,与家长面对面的家访总能让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与早上匆匆忙忙的沟通相比,走进家庭的家访更能用心的聆听家长的心声,也更能表达我们对家长与孩子的看法。更能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家长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也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的殷切希望,我们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注意安全等。针对一部分家长提出有关幼儿上幼儿园的困惑上,我们用“小班新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措施,从时间安排与知识积累上,做了耐心的解答;一部分家长提出孩子特别不懂事,担心孩子上幼儿园会存在的问题上,我们也用自己的观点表明孩子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积累,只要我们对孩子一定的信心,多鼓励,今后孩子会成长更快,并提出一些可取性的建议: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小部分家长不在家,我们只得通过电话,向家长表达了我们的意思,做了并做了相关交流。其中陆宇恒小朋友,快一个月了还是一直要哭,我更是耐心与家长沟通的同时,更与他本人做了很长的交流,促膝谈心,不但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我们的感情。

这次家访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这对我今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来说是一个宝贵的经验,家访中,孩子们更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这是对孩子的鼓励,;家长更能理解我们的工作,这是对家长的触动。家访,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心得体会14

怀揣梦想,不负韶华。守着一颗教师的初心,带着一份坚定的选择,我来到南昌二中大家庭。回顾来到二中的这些时日,我的感触是责任和幸福。

和海军航空实验(16)班的38名学员相遇,是我在二中从教故事的开始,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光荣。责任在肩,一路向前,我也在海航家庭中和孩子们共同成长!从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到物理教研组热烈丰富的教研活动,再到各位前辈教师的示范指导,我感觉到南昌二中物理组是一支业务精良、蓬勃向上的教师队伍,我也深感我还要不断学习,向优秀的前辈看齐。

与朝气蓬勃的学生作伴,与德才兼备的前辈教师同行,在南昌二中这片沃土上成长,我感到无比幸福,希望未来能在助力学生成就梦想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教师心得体会15

“幸福”其实是一个很广的命题,也是一个很“泛”的感受,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阳光乐观的心,“幸福”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可以回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受,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纬度出发剖析人感受到“幸福”的情感体验,还可以联系同事与自己相处的时光中触及自己心灵的那一份情……虽然,每个人对于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但我们都可以从平凡的工作中感悟到了幸福的真谛,并非只有收获了才叫幸福,也不是只有成功才有幸福,只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受,带着一份知足,怀着一份感恩,把握好自己的心态,生活便会充满阳光。

首先,要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应该要有一双善于寻找幸福的眼睛。幸福触手可得,只要你愿意睁开带着智慧的双眼。对于我,幸福如此简单。晨间,还未踏进班门便听见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我是幸福的,心里暗暗欢喜,孩子们今天比往前自觉了;课堂上的欢笑声是我幸福的见证,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是我骄傲的资本。能为孩子们人生长成的画卷中绣上光辉的一笔,试问这样的幸福几人能得?啊!我是幸福的。

其次,一个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只有真心热爱这份工作,才有可能有所作为。只有将教育当做一生的事业来看待,才会有所建树。陶行知先生说:“教员要有信仰心,那不信仰这事的,可以不必在这儿做小学教员。”当热爱这份工作时,面对办公桌上的那堆积成山的作业就不再是嘘叹苦恼;当热爱这份工作时,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时就不再是勃然大怒;当然爱这份工作时,每晚夜灯下的备课就不再觉得是一种“牺牲”。袁卫星先生写过这样的话: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再来,一个幸福的教师应该要有乐观的心态。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当学生有更积极、阳光的心态,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更好。好的教育应该在学校生活中充满了对所有学生的深切关注,没有人被忽视和被遗弃。每一位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带给学生怎么样的教育,我们有责任与义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我们知道,快乐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培养学生这种美德,当一个学生长期生活在快乐之中的时候,他就会形成阳光心态,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友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所以要培养乐观向上的学生,老师自身必须阳光向上。

最后,一个幸福的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

现在,我想说的是,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来滋润,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教师心得体会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