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13篇)

时间:2025-07-29 17:54:13
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13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1

实践时间:

20xx年7月xx日~20xx年7月xx日

实践地点:

xx省xx市xx县

实践过程及总结:

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的营队名称是“扬青春风采、促进位赶超”。我们营队这次下去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宣传xx湖生态经济建设;同时做好关于土地流转、劳动力流转和“三农”问题的问卷调查;通过座谈等形式,了解乡镇基层党建现状及存在的困难;了解大学生村官以及“三支一扶”人员的工作情况;依靠多种渠道,获取“环xx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相关信息与数据;深入农村、走进农户、贴近农民,做到了解农民疾苦,真实的反映农村的现状,呼吁社会给予“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足够的关注。

在为期一个星期的下乡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是关于“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我觉得自己了解到许多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事情,个人的心境也有了一些变化,或者说是有了一些提高。

这几天,我们每天都会下到不同的村子,去做一些调查问卷,和村民们进行交流沟通。我从小就很喜欢和别人沟通,我一直觉得和不同的人沟通,透过不同的人可以看到不同的是世界。在村里的时候,我最多的就是和老人闲话家常,可以说每个队员应该最多的就是和老人沟通,这并不是我们有多喜欢和老人聊天,而是偌大的村里,几乎没有什么年轻人,年轻力壮的大都出去打工了。

村里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个情况在下乡之前,我们也是有做数据调查的工作的,多少是有些了解的,但是冰冷的数字总是不及真实的画面更令人震撼。七八十岁的老汉,带着五六岁的孩童一起生活,这个画面没有给我温馨的家的感觉,倒是莫名的衍生出一种苦涩。

在我眼里,人的一生有两个时间段是最温馨最幸福的。一个是童年,而另一个则是晚年。在天真烂漫的童年里,可以无所事事,可以无所顾忌的去做一些你想做的……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小孩子做什么坏事,只是觉得在孩童时代,总是可以放开的去玩耍,去嬉闹,因为在这个时候,你的父母会一直在你身后保护你。他们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而在一个人的晚年,是在经历过了年轻时的风风雨雨,风光也好,落魄也好,晚年算是人生最后的避风港,儿女就是屋檐,理应为自己的父母遮风挡雨,让他们安心,安享晚年。

遗憾的是,在乡下的这一个星期以来,我一直以来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动摇了,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童年,如何能够天真烂漫呢;没有儿女在身旁的晚年,如何能够安心享受呢?

现今社会,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孩子的启蒙老师一般都是他们的父母,可是长期在外打工,甚少归家的父母,又如何启蒙教育自己的小孩呢?孩子的童年一直混迹在和他们隔了一代的老人中间,或多或少地被一些比较老的观念围绕着,我想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子不教,父之过。父母难道不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吗?

而对于村里那庞大的空巢老人的阵容,我更是辛酸。家有一老是个宝,但目前农村的状况,就是家有一老是根草,不仅没有在年老时享到儿女的福,还要替儿女照顾一堆小孩。当然,不可否认很多老人都是喜欢照顾小孩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很愿意在自身精力很有限的情况下把照顾孩子再一次的当成一份事业啊?也没有哪个孩子只想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一般来说都是更渴望父母的爱吧!

在外面打工的儿女也很辛苦,我也是为人儿女,也是懂得那份心情的。想多赚一些钱,给自己的父母和小孩更好的生活环境。这是一份大家都有的孝心。但是否想到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未知,你永远不知道你在下一秒会失去些什么。也许有一天,你终于发达了,你富有了,你衣锦还乡了,风光无限,你要来更好的履行你爱父母爱子女的义务了。可是父母已经变得太老了,老得再也无法和你好好说话,再也无法享受你给的一切……子女也已经长大了,早已不是想在你怀里撒娇的孩童了,他们也独立了,对你也只是陌生多过亲昵。终于,你有钱了,可是却再也买不回父母的时间,和孩子的童年。有些东西就是这样,错过了,失去了,就再也不会拥有了。

我在这里并不是责怪那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我只是想给他们提一个醒。我现在还没有接触过社会,我对于生活的艰辛一定不及他们了解,所以我是矛盾的。我一边想给他们提醒,一边又觉得他们其实很不容易。但不管是为了什么,或是有多么的无可奈何,都尽量多挤些时间来陪陪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他们永远都是最珍贵的宝藏。我期待更多老人和孩子的笑脸!

在这段时间里,“三支一扶”的人员也到了我们住的地方和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其实也可以叫做聊天。来的是一位在乡卫生所支医的一位漂亮湖北姐姐,她也就比我们大三四岁的样子,就像学姐一般。她已经两年了,再有两个月她的服务期就满了。我们都很敬佩她可以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坚持两年。她和我们说,一开始也会有很多怨言,也会想不开,也会有想回去的时候。但是后来在这里看到这里的农民的辛苦,看到他们因为生病而难过的样子,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目标的慢慢明确,心也就渐渐定下来了。我觉得她让我们学会很多,我们下乡7天的时间都会觉得这里艰苦,而她在这里生活了整整两年。她又不是当地人,语言上也不通,家人,男朋友都在深圳工作,并且也一直叫她到深圳工作。她可以说是顶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家人对她的埋怨在这边为村民们工作。我觉得她的信念真的值得我们敬佩。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永远不是看他有多少能耐,而是看他有没有把这些能耐最大化。

目前我们都还是没有走出校门的学生,我们总是有着很多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学生,我总想着自己在毕业后能够在那些发达的城市大展拳脚,心比天高。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我一直把这种想法归为是我个人的上进心。但经过这一次的座谈,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华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报社会将自己的光芒在贫穷的地域散开的人,则是无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个很好的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拥有这样发光的机会。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七天的“三下乡”很快就过去了。回去后很多同学都问“三下乡你收获了什么”,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只有去体验后,才会懂得,有些收获不在终点,而在过程”。

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在这个充满明媚阳光的夏季,我们在乡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虽然短短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已悄然而去,但这过程中所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回忆却是历久弥新的。

在“三下乡”的锻炼中不断成长,不断思考,充实自己 ……此处隐藏18963个字……X旅游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XX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XX县天府旅游名县项目的推进,旅游发展名声不断加大,吸引了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为将游客进一步引入山河村,推动农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发展前景——山河村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

为了助力山河村农业“走出去”与促进旅游业“引进来”,实践队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改造

一,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山河村道路及桥梁建设改造、山河村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需推动乡村旅游巴士首末站以及停靠站的建设,完善山河村道路网络系统,提高山河村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可达性,同时加强道路林荫绿化、照明等设施建设,整治落石区域,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保障出行安全,使得山河村道路可以通向山河村的每一处。

二,加大山河村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需确保山河村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改造和检查,且需加快山河村供水、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根据山河村地形因素与农业种植区现状,编制适合山河村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加强山河村河湖水系保护和管理也不容小觑,山河村的鱼虾养殖需要依靠一定的水域,坚决制止非法侵占河湖水系的行为。

三,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山河村目前已有一定的污水处理系统,可对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做进一步升级改造,确保山河村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类标准。以此对山河村的河湖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同时需提高山河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剂。

四,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强规划引导、科学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山河村公厕管理维护水平,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厕所技术攻关和科技支撑,全面开展文明用厕宣传教育。在部分场所设置第三卫生间,且需做到干净卫生、使用免费、管理有效。

五,搭建集散咨询服务体系以及旅游引导标识系统,这样有助于后期山河村的农旅模式的发展,可适当建立位置科学、布局合理、指向清晰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重点涉旅场所规范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2、推进山河村农业发展

一,强根基。构建村集体绿色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助推绿色发展。目前山河村已成立了XX县谈神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且秉承着“适度规模,一社一品”的理念,形成了“1+5”的产业格局。山河村后续发展应继续积极推进生产体系、营销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且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二,以“国土整理”项目为契机,积极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山河村高标准农田占比70%以上,形成了以玉米、油菜为主导的农户经济,配备了专业农技员,在日常生活中会组织农户上卫校,培养技术,且山河村机械化耕种水平达90%,成为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高标准农田需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切实加强农田建设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压紧压实责任,扎实推动农田建设管理水平提升。

三,创新联动发展模式,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产业,以资本联投、生产联营、市场联动、效益联赢、风险联控的“五联模式”为核心,确保合作社和农户双赢双收。这要求帮扶部门加大帮扶力度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脱贫村集体经济扶持。

四,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村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山河村肉牛基础产能,健全肉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3、推进山河村旅游建设

一,推进山河村旅游休闲区建设与电商的引入,在考察了山河村的基本情况后,认为山河村可开启旅游休闲区的打造计划,如特色农家乐、农场品采摘体验区、垂钓休闲区、动物养殖/喂养体验区等。此外,山河村旅游区有很多特色农副产品。但这些产品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知名度和辐射范围有限,而且目前山河村多数农产品没有引进深加工环节,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整合、价值链提升等待开发空间较大。因而山河村应该将电商促创业、电商促消费、电商促投资、电商创产业优势等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更加重视电商的价值发挥和产业带动作用。借助与电商“巨头”的项目合作,带动涉农电商的本土化成长。

二、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可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凝聚群众合力,构建浓厚乡风文明氛围,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提供乡村公益性岗位来提高山河村民风建设。根据山河村乡村振兴计划进行新型农民的针对性培训,提供更多乡村公益性岗位。在山河村,有不少像这样的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提供稳定性收入。且资料显示:2017年山河村实现贫困村退出,公益性岗位也不再局限于让贫困户就业。除了固定公益性岗位,山河村还开发了临时性的公益性岗位。

4、落实保障措施+人才引进

山河村要落实保障措施,就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持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培育风清气正的沃土,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依法治村的水平,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群众利益冲突。鼓励政府利用人才引进政策为山河村招纳贤士,且建立健全引育培养计划可以吸引返乡农民工、种养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村医村教中培养村级带头人,增强村“向心力”“凝聚力”,这将极大程度提升山河村的致富能力。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主要以线上调研的形式进行。为推进山河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项重大任务的完成,实践队搜集了数百份资料、文献、数据,且结合疫情前对山河村的前期摸底探访,对山河村后续发展引出了“农旅模式”打造的方向。在此过程中,实践队深切感受到了脱贫前后山河村的变化,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研究山河村可持续性与发展前景,寻求适合山河村发展的农旅模式来推动后续山河村乡村振兴工作。

结合了山河村农业和XX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决定将“农旅模式”作为山河村后续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这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从而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与此同时,乡村振兴以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支撑,要求引入现代化新要素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实践队将旅游休闲与电商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

实践队很幸运能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为助力乡村振兴尽一点绵力,很荣幸能为山河村的发展建设铺展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聚青年力量,助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你我同行!

《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报告(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