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写景作文13篇

时间:2025-10-26 17:54:12
高二写景作文1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写景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二写景作文1

无论天空有多蓝,马路映出的永远是灰色。不愿撑伞独行,我希望拥有一身小麦色的皮肤,也许在夏天看起来会显得冰凉可口。商店的玻璃看上去并没有想象中的冰的感觉。不停转动的玻璃塔里插着一支支唇膏也在转动,不停地掠过我映在玻璃上的嘴唇,我似乎突然在唇膏上看见了我的脸,流光溢彩的唇膏,我的美宝莲。也许我应该再去买一条脚链,因为今年流行纤足,然后贴一张蝴蝶刺青纸。

原以为会继续晴下去,结果却下起雨来了。我记得我那时是坐在阳台上的,课本丢在一边,却不记得我是睡着了还是根本忘了正坐在那个地方。有个人推开门走进来,我转过脸看她,她也转过脸看我。我看见她浑身都湿透了,脸上沾满的,不知是水还是什么的液体,于是我抬起手帮她擦,却听见镜子的吱吱声,越来越模糊,我看不见镜子里的她的表情了。

我家的这个女人依旧在重复着她的训斥,只是多了“高三”两个字。我想有些话说多少遍都是新鲜的,有些话说一遍就完成一切了。于是我拎起我的相机。

海永远是浪漫的代名词,那些跳海殉情的情侣比起岸上的所谓佳偶,也许真的要幸福很多呢。无论涨潮退潮,这片沙滩上的岩石群们永远不会被淹在其中。无论下一次能否再见到,海和岩石永远不会再是这一秒时的样子,会不停变的不仅仅是人,所以,拿起相机吧,我看见太阳落在海面上的光,正急速地朝这边追来,我突然紧张起来,一指按下快门。

我觉得沉重,在一切还慌慌张张的时候,什么都结束了,谁知道结果会怎样呢,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可预料。

我似乎对丝质睡袍情有独钟,现在这个季节最该做的,就是在吹着冷气的房子里穿着它,捧一碗西瓜刨冰,卧在裹着竹席的沙发上,把腿横在茶几上,打开电视和VCD看刚租来的《幽游白书》。

耳旁又响起了训斥声,我知道,我当然知道,关于高三我比你知道得更清楚。我知道我要怎么做,可你却不知道,你不知道我碗里融化的刨冰,你不知道我的还插在商店玻璃塔里的美宝莲,你不知道那片模糊的海。

[评]这是一篇有关高三的话题作文。只要应试存在,高三就永远是个热门话题,文章在话题的选择上有独到的地方,作者选取“我”的独白这个独特的视角,正面叙述逛街、看海、休息等日常生活及其思绪,侧面穿插家长的教诲,紧张的高三生活跃然纸上,富有理性色彩的意识流动,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高二写景作文2

天空微暗,空气微凉。此刻,整个世界都像极了一幅历史的旧画卷。这般天气本不宜出门游赏,可站在何园门口,天与景,人与物却极为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风拂着柳树的发丝,似乎在转动着时间的轮轴,带着我们回到那沉淀着历史沧桑的过去。

"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刚踏上已泛着青绿色的石砖路面,抬头便望见那树藤掩映下几个不明显,却极为清秀的几个字字——寄啸山庄。没有老北京皇家园林的磅礴,却多了几分江南的似水柔情。四周的植物与假山巧妙融合在一起,恰似一天工之物,真可谓巧夺天工。

入园,穿着旗袍的导游在前面领着,本是想跟着听听,却是人多声杂,什么也没听到,那便自己走着吧,有时也不必事事都知晓,看着那景,便能想到那人、那事了。我很享受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彼时此地,也曾尽是繁华,如今却落了一地,多了些些沧桑。

园子不算大,却也布局复杂。我不辨东西,便跟着大部队绕上了二楼。脚下木质的楼梯上铺着泛黄的地毯,可曾想,这当年或许也是鲜红般如血般富丽堂皇。二楼分布着主人何芷舠和小姐的卧房,究竟是哪位小姐我没有去了解,只是看着那墙上的黑白照片却也美的惊人。书房,卧室,琴房所有家具布置都还如当初,西式的窗帘,吊灯,壁炉即便在当今看来,也是极为洋气的。

此刻,我站在楼上,望的见楼下人影憧憧,红色的灯笼依旧挂在长廊的两侧,可人,早已不是当初。除了对那曾经有过的繁华怀着无限赞叹,此时心中更添了一分物是人非的悲凉。

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我走进了位于南面的片石山房,既名曰山房,定是以山出了名的,园中一处人造“月亮”的景色甚是奇特。光线穿过湖石上天然形成的圆形孔洞,穿入水中,形成了水里亮汪汪的一轮明月。左手边的长廊上配有方镜,这便是水中月镜中画。镜花水月,别有一番情致。

到此,何园便也游了大概,春日还稍远,园中只开了点点红花,冬意仍在,便平添了几分苍凉,却也多了些历史的韵味。至于这园子背后的人,那本是历史,也非我游园的目的,如今只从何园上上下下看来,与其称其何园,倒不如"寄啸山庄"更显主人志节。

历史终将随着时间沉淀,过去的事永远无法改变,走到门口,我又想起陶潜的那两句诗,于是,也渐渐明白了这园子所存在的意义。

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

高二写景作文3

绿,生命的颜色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绿,主宰着一切。(总写)

春天,万物复苏,最先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是那么一丁点儿绿色,这使人们感觉到新的生命又开始了,绿色越来越多,春色越来越浓,整个世界充满了生命力,人们用“生机勃勃”来形容春天的一切。的确,在绿色装点下的春天确实充满了希望。(充满希望的绿色)

夏天,浓荫蔽日,为人们挡住骄阳的,是那么一大片浓浓的绿色,这绿色浓得可爱,使人们感觉到更强的生命力在发挥作用,人们用“热烈”、“旺盛”来形容夏天的一切。的确,在绿色支配下的夏天确实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力量。

(强大的绿色)

秋天,秋高气爽,一切都已经成熟了。有人说秋天是金色的世界,但是又有谁想到,金色是在经过绿色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没有绿色打下坚实的基础,怎么会结出金色的生命之果?人们用“成熟”、“收获”来形容秋天,其实,金色的硕果是绿色生命的结晶。(硕果累累的绿色)

冬天,大地沉睡,一切都那么安静。有人说冬天是银色的世界,但谁又能想到在银色覆盖下,绿色正孕育着新的生命?即使在银色之上,也还是一些绿色在点缀世界的,你看那冬青是那么地充满活力,为冬天添上一丝新绿,人们常用“恬静”、“沉睡”来形容冬天。其实,那是绿色的生命在积蓄更多更强的活力。(积蓄活力的绿色)

绿色,主宰着世界的一切,因为,绿是生命的颜色。(承上启下)

红绿灯。是最常见的,红灯止,绿灯行,为什么呢?因为绿色让人们感到一种柔和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是对人的生命而言,交通事故常常夺走人的生命。而绿色的灯却尽力地阻止着这一切的发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绿色是和生命相连结的。

绿色,和平的象征。“世界绿色和平组织”就是保护和平和生命的组织,和平意味着生命能够生存和延续,和平保障生命和安全,一切生 ……此处隐藏6822个字……校园里回荡,微风送来一缕又一缕花香。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有亭台轩榭,檐角高高的翘起,流水淙淙,穿过竹林乱石,流淌在莲叶下面,不知是不是因为我错过了花期,从未有幸得见花开,倒见了许多“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风味。亭台边有红木桥,细柳柔柔地在上面,随风摇摆,款款深情而舞,却不知是从何人手中裁出。“清风细柳徒相惜”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吧。

这里有梧桐大道,闭目细听,春天在这里踱步。一抹新绿,正趁着微风不噪时悄然爬上枝头,鲜嫩的鹅黄点缀着梧桐大道上的叶片,也许就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春天就会往上泼一桶翠绿色的水彩。

这里有荒草园,在断墙角种植着一棵高大的梧桐,笼罩了整个草园,如一把巨伞,直插云天。树上面栖息着各类鸟儿,是不是绕过天际,再飞回来,一圈一圈不知疲惫,却惊落几片昨年的枯叶。这情景,倒是让人想起那句“平地清风惊老燕”,只可惜不曾有一匹踏花飞马让我奔驰,好一日看尽这长安花,也增几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境。

闲暇时,便捧一本书到竹林,可惜为了竹叶不伤到人,竹枝被绑在两边,本是春色,倒是少了几分浑然天成的美。我经常在小假时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那里,我享受着书中的清风与明月,山光与水色,碧海和晴空。陶渊明的菊花点缀着校园,龚自珍的红花落在脚下的泥土里,张泌的翠竹在头顶上辉映出斑驳,温庭筠的潺潺流水在红木桥下泛起轻轻的波澜。

忽而,老教学楼的窗户里向外涌出了一阵读书声。便出现了放白鹿于青崖间的旅者,三分剑气,七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大江东去浪淘尽”,不为“蝇头微利”触动,只愿沧海济苍生;三月里的春风吹起帘子,惊起一滩又一滩鸥鹭,“掩重门”,不由得人不断魂。和着春光,甚是动听。

这是我们的校园,这里有“荣曜秋菊”的美景,也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风;还有“概括于坛内,浓缩于眼前”的深厚文化,我爱这里。

乘一匹快马,赶上春风。让他留在这里就好,让我爱的这里独占一树春风,享受天地韶华。

高二写景作文1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故里有了种异常深厚的情感。但却不至于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之于故里,似也只有一弯浅笑,却丝毫提不起感伤之情。而故里的秋,尤使我魂牵梦绕。

故里的秋,不似他处的凄美、华丽,却有一种别致的恬淡的朦胧的韵味。

雨是不会少的。

小楼里独成一角,窗外雨声正酣。透过窗子,远处烟雨迷蒙。这里的雨不像他处,即便是深秋,也没有凄切、寒冷的感觉,反倒像梅雨季节的阴沉、抑郁。雨丝漫天飘飞,绵绵密密,凌乱地斜织在眼前。偶有轻风吹过,破断轻柔的雨丝,带来一阵令人愉快的凉意。雨是不会轻易停下来的,因此这里的秋更有种朦胧的韵味。从远处看,感觉到白蒙蒙的雨气,在离地面不很高的地方低伏着,又凝结成缕缕薄纱,不禁令人有如梦似幻的感觉。这里的雨总是给人一种清新的凉意,不很凄切,也不急躁。

雨后的秋更具风致。

天空褪去苍白,舒卷出洁净的蓝,云鳞悠闲地浮在高空。远山是一抹抹浓重的绿,在粘滞着的空气中缓缓流动。这里的山不是丰腴,却也不致显出嶙峋的瘦骨,只是平添一种单薄的感觉。而缠绕着牛乳似的薄纱,更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情。于是走进群山之间,看那枯叶飘得凌乱。更有时候,突然飞出一朵黄花,却在不经意间碾在脚下,难免生出感伤之意。这里的山很安静,没有多少言语,只是的,静的——令人不忍踏足。于是匆匆离去,只留这空山,在雨后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这里的水总是懒洋洋地,偶有一小舟,也只是浅浅地浮着。即便没有在岸头系上绳子,也不会漂得远。不知不觉,一片片浅淡的金色开始浸润在水中——黄昏到了。

四周弥漫着疏懒的疲倦的昏黄,夕阳,却愈发显得可爱,在山巅宝塔飞扬的檐角边温柔的撒下点点残红。借用泰戈尔的比喻,就宛如一颗淡淡的美人痣,使这倾城绝世的容颜显得更加娇艳。带着浅浅的醉意,天空在淡漠的黑暗中缓缓落幕…

秋里的月似乎格外的明亮,银色的光华在枝间漏下,好像点点烟火,雨后的轻风无声地吹起,荡起一阵夜潮的涟漪,映着月光闪耀着的华丽的银灰色,又反射出远处亮起的街灯和稀落的霓虹。故里的夜一向来得很早,也总是早早地归于平静。当晚风中开始带着丝丝凉意,这里的一天就结束了。这里不很繁华,但却给人安谧的感觉。

故里,秋里?断景!

高二写景作文13

北方的冬季,天空中经常弥漫着一些阴霾。一个人默默注视着整片的阴霾,还有阴霾下荒凉的窄巷,破旧的楼房,延伸向远方的街道,心里总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仿佛一下子失去了什么似的。当一天停下它最后的脚步时,我已经习惯了对自己说,这一天,阴霾的一天,平凡的一天,又这样过去了。

空荡荡的忧伤,其实,是一种美丽的感觉。只不过这种感觉如果充斥着生活的每一天的话,那么我就是一个忧郁的人。

我是很阳光的,我不断告诉我自己。所以我一直很愿意看到冬季里的阳光,那种驱散天空中和心里阴霾的阳光,并不是很灿烂但很能给人以温暖。同样是阳光,但冬日暖阳却是可以给人注射一剂活力的注射剂。

我喜欢去书店。前天去书店时忽然不经意地看到了自己在路上匆匆行走的身影,一下子感到既陌生又亲切。小时侯有一段时间总是在试图捕捉自己的影子,对那自己留在地面上的痕迹很好奇。后来,十年过去了,再也没有注意过自己的影子。也许是我平常走路太快,以至于忽略了它吧,它就像一个沉默的孩子,无言地跟了我十几年。

然后,我慢慢地抬起头来,以四十五度的仰角向上看。一个泛红的太阳。还有未褪尽的阴霾。于是,我停下了脚步。

人群依然在涌动着,周围只有我一个人在停下来注意它。足够了,起码还有一个人。

没有春天阳光的娇柔,没有夏天阳光的火爆,也没有秋天阳光的浮躁。有的,只是一种淡然,恬静。这就是冬季里的阳光,穿透冰冷空气只为送来一缕温暖与馨然的阳光。

上午的阳光很快驱散了天空中所有的阴霾,我的心情似乎也随之豁然开朗了。阳光以一种柔和的光线轻轻地把大地笼罩在下面,很安静的感觉。远处偶尔传来几阵烟火的声音,整个世界在昭示着一种安详。

等到了中午,阳光也并不给人以燥热的感觉。阳光大片大片地洒在地上,蔓延着一地淡淡的平和。阳光映在路边还没有化尽的积雪上,反射出的是一种真实。

下午的阳光又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个嬉戏在河边堤岸树林里的无忧无虑的年代。犹能记起那时下午的阳光透过树叶照在眼里的轻柔,现在想来,似乎是一种落寞的颜色。那种暗黄,竟也勾起对往事的无限回忆。

暮钟在苍然暮色中悠悠地敲响了,夕阳的光线正在慢慢变淡。那些黯然的光线消融在了复拢的阴霾里,隐没在了这个冬季。我静静坐在窗前,看着夕阳一点一点地沉没,沉没。从远处小楼的楼顶,到模糊的地平线,夕阳越变越暗,最后只剩下了一抹暗红。暗红飘散后,看到的只是灯光的夜色和依然喧嚣的人群。

明天,不知将是怎样的天气。但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看到的仍然是阳光,冬季里的温暖恬淡的阳光。

《高二写景作文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