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又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日记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两天,谢老师让我们看了分校早读时的视频,那真叫震撼。他们读书声音之巨大简直能把房顶给掀起来,每个人都在拼命地读,仿佛这就是古代的战场,震耳欲聋的冲杀声在耳边想起。隔着屏幕,我好像已看到他们头上冒出的一阵阵热气,感受到他们嗓子的疼痛……再想想我们的早读,不禁十分惭愧。
于是乎,现在我们的早读,也学习分校同学的激情早读。每个人都不甘示弱,想用自己的声音盖住别人的声音。这好像是一场比赛,读的快,读的响,谁就可以获得胜利。几乎每对同桌都在较着劲,要一决高下。
这种“比赛”,既是竞争,也是合作、鼓励。我和组长寇冠宇也如此,我们齐声读,效果显著。不仅读书充满激情,全身上下也热乎乎的,我还因读书出了汗而脱下了马甲。一个早读结束,我背会了一首现代诗,一首古诗、一首词。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起码也得要四五个早读时间。
不光我的早读状态好,我们整个班同学们读书学习的氛围都是积极向上的,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着坚定的光芒,同时,嘴也在一刻不停地动,真是“欲与分校试比高”。在这种环境中,想不学都难,不自觉地就被代入了这个集体。
不过,我们仍有可以提升的空间。据谢老师说,分校是一进门就一股热浪袭来,我们还没有到达那个地步,所以才更加需要我们的努力和坚持。
陪着孩子读了一行诗,我们就出去玩耍的了,生活不是只有读诗是美,我们在门的外边,凝视花树,也是美的,在沙地坐着,待了一段时间也是美的。对于美的体察,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方式,身为大人的我们,不该强硬。所以说,知道一种幼童成长方法,我们可以去采用,但及至最后,这是不是真的适合于我们自家孩子,就离不开我们自身清醒而理智的头脑。生搬硬套的姿态,在育儿的过程中,总是不那么的好。
曾经我也有与人说过,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成为文学作品的大家,有的孩子,就不那么的喜欢诗歌朗诵,而更为适合去读一些哲理性的作品,而有的孩子,则不喜欢阅读,亦或读书的年纪,还不到。天地偌大,不是所有的樱花,都开在人间的阳春三月天。
大学的时候,有读一本育儿书籍,作者是韩国人,她是学者,把自家的几个孩子都给带到了顶级,读了博士,成为各领域的精英人才。她的育儿秘诀只有一个,寓所便是书籍的天下,全家人都在书桌端坐,认真而静谧地阅读。那时,诸多孩子中,唯独一个孩子,从来都不在书桌端坐,他也一本书都不爱翻。好多次,她都想吱声,但还是忍住的了,及至孩子二十来岁的了,因为工作的需要,他开始满世界的找书阅读。作者在书中慨叹说,幸亏那时没有劝他读书,不然,我想,他也许一辈子都讨厌书籍的了,及至年长,恐怕会是提起书籍,就头疼。
对于自家孩子,我也是这样的姿态。寻常生活里头,我就只管购买书籍,自己翻阅,自己阅读,但,我不会过多地限制自家孩子,一定要像模像样地跟着我去学习,很多时候,我在读书,他在看视频,亦或玩耍,我也不会给予太多的要求,但会选择用表演的方式,或夸张的姿态,来吸引他过来与我一起学习。
家里不是学校,我不是要孩子获得多少,我是在对自家的孩子,进行启蒙与诱导,是让孩子的内心深处,能够知道文字,了解书籍。只要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习,拥抱生活,就足够的了。余下的更多,我们完全可以是,喜欢这花,爱上这树,便是投入更多的激情与热情去学习。花树万千,我们不一定要是千篇一律地,都在扎堆儿地爱上同一株。
昨天,我事先在手机下载好影片,而后,偷偷地切断网络,孩子醒来之后便不能观看其他影片了,这是我为了让接触《Nelly&Nora》所使用的一个小计谋,我不指望他会有怎样的积极反应,只让他知道还有更好玩的影片,至少在妈妈看来是很不错的影片,就足够的了。
却没想到,及至晚上,他就喜欢上了这有小清新之感的纯英文动画片。哪怕听不懂,也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着。一早起来,他也在静静地观看,一集反复地观看。我也跟着一起观看。学习不一定要是在刻板的状态下完成。我们一板一眼地坐在板凳上可以是完美地背下一首诗,学会几个单词,懂得算数,我们在行走的时候,在沙地围坐的时候,在花树玩耍的时候,也可以是学会一口流利的外语,脱口而出地吟出美的诗,好的文。
在我打算做饭的`时候,孩子嚷着出去,我便同意的了,跟随孩子一道,出了门,在滑梯玩耍,在沙地画画,学着建城堡,但,时间不会太长。对于我来说,一个小区就是一所幼儿园,孩子虽小,但彼此的个性,已是有所凸现,这是家庭的印迹存留,也是学习的获益,经由媒体、游戏等。我们每一个人,都随时随地地与这世界的每一份子,做着交流。或有声,或无声。
孩子的成长,不是百分百都自父母而来。我们身上的秉性特质,孩子也不一定都会是有所模仿,有些跟随。人的学习,具有拣择性。哪怕是个孩子,也一样的,会有自我的喜好,与偏向。一个人一个世界。身为父母,我们可以是对自家孩子进行某些方面的建议,但,没有办法去取而代之。孩子对于父母,也是一样的,只能建议,无从取代。
正因懂这,我与孩子之间的相处,更多的是平等,他是有自己选择权的。他可以选择喜欢吃什么,想去哪里吃东西,喜欢做什么,要穿什么衣服,头发要不要修剪等,只要他提了出来,而我又觉可以,不会伤及他的生命,自己也能够有所承载,我都允许他。我是他的妈妈,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与他的脑袋,眼睛,鼻子,耳朵等都不完全一样的个体。我是他在这世界里头,最为亲近的人,但,我不是他的全部,他也不是我的所有。
观看《Nelly&Nora》,他喜欢几遍,就是几遍,在这其中,他所能学到的是如何管理自己,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余下的时间里头,他就可以尽情玩耍。不论让孩子学什么,让对方先去接触,有所喜欢。喜欢上了,内在的激情,与热情,自然而然地,就能被调动起来,有所迸发。这便是我对待孩子的一种姿态,与方法。
许多人的生命目标就是追寻幸福,但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幸福是个虚无缥缈之物,似乎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那我们怎么才知道自己幸福还是不幸福?与其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迷茫,不如将追求幸福的目标转化成成为有用之人,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贡献的人,这是我觉得可视化的幸福衡量标准。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所说:“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生活最幸福的结果,莫过于学习。”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成为有用之才就得抱持着终身学习的人生态度。
终身学习的意义在哪里?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说他人生道路上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怎样使自己始终如一处在探讨、发现的状态,并由此获得永恒的快乐?这种状态就是终身学习的状态。他称之为“黎明的感觉”,“黎明的感觉”就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你便获得了一次新生,你的生命开始新的一天,就有了黎明的感觉:一切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的,你用新奇的眼光与心态去重新发现。这就是古人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醒来都以新生儿的好奇心来求知,而这种好奇探索的学习心态,让自己在每天的寻常生活中衍生出全新的成长体验。
终身学习强调酣畅淋漓的全身心投入,也重视细水长流的日积月累。全身心投入是在以终身学习的志向基础上,在每一天每一刻里认真专注地学习当下的东西,学在当下,酣畅淋漓。有人问怎么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最好的答案是学习吧,让自己每天成长迈出一小步。而这些日积月累的一小步终将成为一大步,在人生长跑中飞速跨越,细水长流的积累终究引发质的飞跃的成长。
学无止境,其乐无穷。终身学习,让我们成就有用之才的人生理想,也让我们找到追寻幸福的生命方向。